销售热线
最新公告: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新疆 乌鲁木齐
电话:0991-8888888
手机:13888888888(姚经理)
传真:0991-8888888
邮箱:1193159788@qq.com
行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要素有效聚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动力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更新时间:2019-10-13 10:29:54 点击次数:

 作者: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正高级经济师杨春光;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孟东军;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张亮、龙海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逐步提高,面对城市强大的虹吸效应,农业产业如何在新时代有效聚合生产要素,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业、牧业、林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再转型、再升级,是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主要工作,也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但总体而言,目前农村仍然存在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农产品供给滞后于消费变化等问题。

 

首先,人才要素引进留下难。一是受个人发展、子女教育、居住环境、医疗服务、生活便捷及夫妻分居等因素影响,懂管理有技能的高端人才很难选择放弃城市生活扎根农村;二是大部分农业企业还停留在靠“增产来盈利”的思维,对“人才推动创新,创新提高质量,质量决定收益”的高质量发展缺乏认识和能力,农业现代化、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等推进缓慢;三是政府对农业企业的帮扶基本上停留在税收、租金、补贴等直接利益上,缺少对人才引用的实质性优惠,大批中小农业企业普遍缺乏人才智力支撑,很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潮流中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其次,劳动力要素回流难。一是绝大多数农村年轻劳动力受城镇化的影响,加上农业的比较效益长期偏低,他们不愿意再像祖辈父辈那样在农村从事一线农业生产;二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增值性产业较少,农业产业链的后端主要还是在城市,农村产业无法解决的过剩劳动力依然向城市集聚寻求就业;三是农民进城就业收入已成为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成为他们提高生活质量、改变前途命运的主要途径。

 

第三,资金要素投入使用难。一是因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支持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农村资本市场缺乏吸引力,在缺少政策导向和担保不足的情况下,资金投入往往会因风险系数较高难以聚向农业生产领域;二是县(乡)在农业产业发展上缺乏系统规划,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生产,部分西部农业产业发展存在重复投入,资金浪费现象;三是有的地方把本应该用到打基础、利长远的农业资本,投入到“立竿见影”的政绩工程上。

 

第四,技术要素更迭换代难。一是由于银行等金融组织和机构对农业企业贷款卡得严、放得少,企业很难获得有效运作的资金用于管理、技术、设备更新;二是一些农业种养殖企业缺乏长远意识,对加工、储存、检测等产业链配套技术较为忽视,农业技术要素难以向高中端聚集;三是有的地方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缺乏鼓励高校人员兼职取酬的政策和措施,高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对农业结构性改革的促进动力不能被充分激发。

 

第五,信息要素准确及时难。一是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信息基础设施落后,面对全球“大数据+农业”的趋势,有关培育、加工、销售等农业产业发展的信息采集明显滞后;二是大部分中小型农业企业缺乏信息价值和安全意识,对农业资源要素的集聚利用不敏感、不及时,降低了应对危机的预测预警能力;三是政府统筹开发利用的涉农信息要素不足,共享开放不够,存在数据分散,形成“信息孤岛”,有的部门数据处于休眠状态。

 

第六,土地要素流动转移难。一是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尚不清晰,土地流转得不到长期稳定保障,流转难度日益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大了农业产业化综合开发的难度;二是缺乏对农业企业经营能力的资格审查和评估,一旦企业经营上出现失误,就会因无法履约给参与流转的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三是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机构尚待建立,农地信息不透明,一旦土地供需失衡,出现流转或入市纠纷,将阻碍土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要素聚合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动力,不仅关系着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还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紧密相关,对开发“三农”资源,精准高质满足需求侧起着决定性作用。对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完善人才结构引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一是采取柔性工作的方式引进高端、核心人才,如引进的人才可以生活在城市、工作在乡村;二是围绕“农业合伙人计划”“雁归工程”,配套出台县域统筹的职称评审制度,创新改进乡土人才评价机制,让乡贤企业家、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田秀才”“土专家”;三是创新乡镇事业单位人才招聘方式,为大学生扎根基层营造良好环境;改革突破乡村技术人才职称的“天花板”,激发释放人才活力。

 

(二)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满足产业发展之需

 

一是加大政策引导和思想教育,让农民成为社会尊敬的职业,保障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年轻的农二代拥有更多干事创业的机会;二是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空间,引导现有农业产业有序转移,支持适宜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发展,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乡村企业,支持它们在乡村兴办生产车间、就业基地,增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岗位;三是发挥地方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职能,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能够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增长才干、获得实惠。同时完善县域及以下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多元路径,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指标在地方党政年度考核中的权重。

 

(三)加快技术攻关更新,增强产业竞争优势

 

一是打通农业产业发展金融服务各环节,建立以县域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的激励机制,提高涉农技术贷款的获批率,帮助农业企业及时抓住产业技术革新带来的机遇;二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同时,支持县域形成集农产品加工、存储、检测为一体的融合发展集群,让农民在技术创新中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三是地方政府要鼓励高科技高技能人才兼职兼薪,改进成果转化权益分配政策,激发高校参与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力。

 

(四)统筹资金投入使用,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一是加强资金整合,创新投融资模式,建立多元筹资机制,按照“扩面增品提标”要求,完善农业担保和保险政策,促进农业要素有效配置,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二是政府要加快统筹构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当地优质资源相匹配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向产业化、特色化、集约化发展;三是完善县域及以下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多元路径,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指标在地方党政年度考核中的权重。

 

(五)实施数字产业战略,共享产业数据资源

 

一是政府要统筹构建涉农信息数据之间的桥梁,大力推进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打破数据“信息孤岛”,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共建、共联、共享;二是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资源要素各环节信息可分析、可预判、可查询,帮助农业企业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依托“互联网+现代农业”等行动,加大农村宽带网和基站建设,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共享数字经济带来的便利。

 

(六)规范土地流转入市,确保产业调整用地

 

一是做好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确农民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防止出现村委代替或超越农民对外签订流转合同,最终影响农业产业化综合开发;二是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明确农民土地流转金的保障措施,避免因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的农民经济损失和农地纠纷;三是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地流转服务网络,推动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流公开规范运行;明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条件,确保其他各类要素在农地上的合理配置。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只有协同好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科技支撑、企业助力、社会参与,协调好政府与市场、乡村与城市、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才能有效聚合农业产业发展各类要素,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返回列表】

上一篇:共谋幸福路 六安“合伙”农业前景好

下一篇:神木长青:黄沙地上健康生态农业探索者

网站首页 企业简介 新闻中心 产品展示 技术资料 销售网络 招商加盟 留言反馈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新疆 乌鲁木齐电话:0991-8888888传真:0991-8888888邮箱:1193159788@qq.com

版权所有:陕西科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唯尔官网备案号:新ICP备11017350号-1